金刚经讲解

  • A+
所属分类:风水知识
佛教经典的经文金刚经只有短短的5000字,不过从这5000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却不远只区区的5000字,对此佛教金刚经讲解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金刚经讲解

金刚经讲解

佛教金刚经讲解分析

《金刚经》讲解第一讲

大家晚上好!今天在“天堂之旅”聊天室里,我们一起学习《金刚经》,这部经是般若经里的精华,或者说是三藏十二部所有经里的精华,也是打开我们智慧的一把钥匙。《金刚经》是非常殊胜的,不管是出家僧众也好,在家居士也好,听闻《金刚经》开悟的人非常非常多。六祖慧能是因《金刚经》里的一句话而开悟,这个典故大家都很清楚的,因为他的故事传遍了天下。

我今天是用自己修证的体悟来讲这部经,也是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讲的好与坏,大家先不要评论,首先要用心来钻研。

前天晚上我说要在网上讲《金刚经》的,昨天就来了很多佛菩萨加持我,直到现在还没有困意,佛菩萨非常慈悲啊,知道我讲得不好给我的加持力很大,浑身发烫,不想睡觉,满脑子里都是《金刚经》的经文。

下面我们来祈请,在我祈请的时候,大家也要用心祈请。在家里有香案的点上香,没有香案的就心香九柱。

大家用心祈请、用心来听这部《金刚经》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宇宙的能量加持在自己身上,也就是佛力加持,其实佛就是宇宙虚空的能量。

祈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南无阿弥陀佛!

祈请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祈请十方诸佛菩萨摩诃萨、一切天龙护法!

还要祈请六祖慧能。因为他是阿弥陀佛再来啊!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ěnǎnɡ)。三婆瓦。袜(wà)日喇斛(lā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在讲经之前的祈请。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的话。她在天上就极度的信佛,下到凡尘当了皇帝之后,还是非常信佛,别人反对的时候,她来推广佛法,所以说她的智慧非常大。她非常信服释迦佛和老子的经文。老子在东方叫天尊,在西方叫佛,虽然东西方的语言不一样,但都是表达一个意思。

佛是觉悟了的人,以觉悟者的大小来划分依次有佛、菩萨、罗汉、贤人。

【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是至高无上的,就是没有比佛法再高的了。世间法是无常法(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所以不能称“无上”。只有佛法是恒常不变的,不会增也不会减,所以称“无上法”。

甚深的“甚”字用的非常好,用的非常妙,上面是一个“其”,下面是一个“口”字去掉一半。“甚深”就是在我们心中最底最深的地方才能称为甚深,这是从色身来说。

从身外来说,其大无边,其小无底,才能称为甚深。微妙法是非常殊胜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妙不可言,所以佛经常说不可说不可说,就是这个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是一个时间概念。十二万年为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二十个中劫为一个大劫,二十个大劫为一千。所以说百千万劫用人类的语言与计算方法,是无法说得清楚的。

这句话是说在百千万劫这么远久的时间里,是很难碰上这么殊胜的法啊,就是释迦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总经典。

【我今见闻得受持】我是指武则天,是个小我的概念。大我的概念,是无我,是真我,也就是中国道家所说的无位真人,佛家讲的本性、佛心。今,就是此时。我武则天此时正在听闻释迦佛的经典。

释迦佛离武则天已经非常远了,只能是看或者听别人讲释迦佛的经文。武则天此时听闻大师讲释迦佛的经典的妙义,就像亲自听释迦佛讲法一样的亲切,得到了佛的加持。加持也叫受持,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受持所有的经典,哪怕一句一偈,都叫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表达的是心愿。心悦诚服的来听大师讲解释迦佛的经典,希望自己能悟解如来真实不二的法义,也就是真正的宇宙真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几个词组成了这部经的总名称。

金刚。在世间法上是用坚固锋利的宝剑来比喻金刚,世间的七宝都不如金刚结实、坚固、锋利。

般若。是梵文,翻译成中文是智慧。

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经。有两层意思:一是经文,就是佛所说的言语称为经,教育后来人,成为言教;二是路径,道路。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意思就是:用无比坚固锋利的大智慧宝剑破除我们千年的黑暗,到达光明彼岸的道路。千年的黑暗是指无明,就是后天的思维以及贪嗔痴慢疑见似黑暗的乌云遮住了自己的性光,用大智慧照破黑暗,就是光明的彼岸。

我们了解了题目,下面开始契入正题。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释迦佛所有的经文都是以“如是我闻”四个字来开头的。这四个字的来由有个故事:佛在涅槃前告诉大家要走了,阿难正在外面讲法布道,听说佛要走了,就从另外一个城市急急忙忙赶了回来,看见佛侧卧在那儿,他就大哭起来。在他哭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一个师兄就来告诉他:阿难,你不要哭了,佛要走了,在佛没走之前,我们要问他一些事情。阿难说:哎哟,是呀,我差点把真正的事情忘了。然后就问他的师兄,应该问些什么事情。师兄就告诉他问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佛灭度之后,我们结经以什么为开头哪?

第二个事情: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以佛为师,如果佛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哪?

第三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后我们又依谁而住呢?

第四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恶性比丘由佛来调伏,佛涅槃之后这些恶性比丘又由谁来调伏哪?

阿难一种失魂落魄的样子,走到了佛的面前,合掌恭敬而跪,哭着说佛呀!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们的问题都由您来处理,如果您老人家走了之后,我们怎么办呢?佛就问他有什么问题。

阿难说:您老人家住世的时候,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将来结集经典的时候,我们每一部经前面用什么文字来开头呢?佛慈祥平和的告诉他,在将来你们结集经典的时候,经典前面要和外道区分开,不要谈有也不要说无,就用四个字:“如是我闻”。如,是真实,是我阿难听来的,以后所有的经典前面都要加“如是我闻”,以和外道区分开。

阿难欢喜了,接着请问第二个问题: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比丘都以佛为师,那您老人家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呢?佛郑重的告诉他:我入涅槃之后啊,你们所有的比丘都要“以戒为师”,谁能受持我的戒律,就和我住世是一个样子的。

阿难心开意解,又接着请问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住呢?佛答复他:我涅槃之后,所有的比丘都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你们以四念处而住的时候,四念处为你们的参照。

阿难有些不太明了,继续请问什么叫四念处?

第一、观身不净。观看自己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而且身体里的血肉以及粪便都是不干净的,观自己的身体不净,看破了身体,才会不留恋这个身体,这是身念处。

第二、观受是苦。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根源,不管是好的感受也好,还是坏的感受也好,都是苦的根源,这是受念处。

第三、观心无常。我们心中的妄念、烦恼都是霎那生灭无常的,如梦幻泡影,这是心念处。

第四、观法无我。所有的大道之法都是无我之法,是无为法,这是法念处。

阿难听明白佛讲的四念处之后,又接着说:佛呀,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您在世的时候,这些恶性比丘由您老人家调伏,您涅槃之后,这些恶性比丘又由谁来调伏呢?请佛慈悲开示于我们啊!

佛就和蔼的告诉他,将来遇到恶性比丘就默而摒之。摒之就是不要跟他说话,不要和他争吵,不理不睬,时间长了,没人去理睬他的时候,他也就无趣了,也就不会再跟你们争斗了。

阿难问完这四个问题之后,心又处于悲伤之中。佛马上就要走了,他虽然问了四个问题,也明白了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了,但他此时的心情非常沉痛,因为他刚刚证得了初果阿罗汉,还没有达到四果阿罗汉的地步,所以就非常悲伤,大哭不已。释迦佛看着阿难就劝慰他:阿难啊,不要哭了,我并没有走,我还在你的身边。

我现在也可以肯定的说,释迦佛没有离开我们,没有离开我们每个人半步,就在咫尺之间,就在我们的心田方寸之中。释迦佛永不死,永不生,也永不灭。

“如是我闻”,从字面上讲是我阿难听来的,从自性上讲是我如如不动的本灵听来的真实义。刚才武则天的话里也有一个我,也都是一个大我和小我的关系。

【一时佛在舍卫国】经文上经常有“一时”,为什么用“一时”?因为佛讲法是面向九法界众生,所以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在这个时候佛正好在舍卫国。是舍卫国里的哪儿呢?

【祗树给孤独园】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祗”是舍卫国的一个太子,单名祗。“给孤独”是一个长者,是舍卫国的一个很有钱很有德行的人,在印度有德行、岁数又大的就称为长者。

在释迦佛没来舍卫国之前,由他的徒弟舍利弗来到舍卫国,在祗太子的后花园划了块地,由“给孤独”布施建造了这个讲法的经堂。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人俱】大,不一定是他的岁数大,是因他受的戒腊大,受戒十年往上才能称为大,哪怕你十八岁受了戒,现在三十八岁,也称为大。八十岁刚刚受完戒,没有达到十年,也不能称为大,这个在印度是非常森严的。

大比丘众,就是说很多受戒十年往上的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有舍利弗带来的二百人,有大迦叶带来的一千人,加起来是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具体还有五个人,是跟释迦佛当初一起修行的五个跟班,也就是陈侨如他们。

“比丘”翻译成中文又叫“破贼”,色声香味触法是六贼,眼耳鼻舌身意为六门,破贼就是防止六贼进入六门形成十八界。

“如是我闻”还包含六种成就,我给大家再具体的讲一下:

第一:信成就。信是敲门砖,不信,就是读了多少经文都不会成就。相信经文是阿难亲自听释迦佛所说的真实法义,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第二:闻成就。信了之后来看释迦佛的经典,咱们现在离佛已经远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离佛没有远,听闻佛真实不虚的话语,而得成就是为闻成就。

第三:时成就。每一部经文都有它的时间。这里是释迦佛讲法的时间。

第四:主成就。是讲法的人,

第五:处成就。就是讲法的地方,

第六:众成就。听法的人。

这里的“如是我闻”就具备了六种成就,“一时”为时间;讲法的人是释迦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为地方;听法的人是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人们相信并听闻释迦佛的开示。

大家在读经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如是我闻”含义,这里释迦佛用意深远啊。

【尔时世尊。食时】这个时候,释迦佛要吃饭了。在释迦佛活着的时候戒律非常严,早晨一顿,中午一顿,过午不食。这些比丘不像现在中国的寺庙,都是在寺庙里自己来做饭。那时候释迦佛不让杀生,不让动火,因为动火就有生灵死亡,烧水水里就有虫子,烧的那些树干树枝也是有情的。所有的一切人间的作息释迦佛都不让做,只能是乞食。

【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释迦佛穿好三衣。这个和汉地的和尚穿的不一样,他们穿得像现在的藏族喇嘛一样,穿戴好三衣,三衣是五衣、七衣、大衣,大衣为主衣,就是现在大和尚所披的那个主衣。释迦佛端着钵来到舍卫大城里面去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到城里去要饭。这个乞食和民间要饭的又不一样。同样是要饭,但要饭的结果和方式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民间要饭的叫叫花子,你给好的他就祝福你,你不给他,他马上就会骂你。

修行的比丘也是要饭的,他们是按佛所说挨家乞食,只能托钵依次乞七家,给多给少都要拿着,给好给坏都要端着,不给就不拿,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什么惊喜。不会因为你给他好的就乐了,给他坏的就要骂你,因为他知道是在给众生种福田。

佛要他们挨家要七家,不能挑富家,不要穷家。要够你就吃,要不够你就饿着,七家都不给,那你今天就没有饭吃。要够七家之后还至本处,就是回到住的地方——祗树给孤独园。

托钵,我们在西双版纳的时候也是做过的,从路上赤着脚走过的时候,善男信女把饭往大钵里倒的时候,还唱着圣歌,非常殊胜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fū铺开)座而坐】饭吃完之后,洗刷完钵,整理叠整齐衣服,又把脚洗干净,因为印度天非常热,他们都是光着脚。所以又把脚也洗得干干净净的。之后把座位上的垫子打开,端坐其上。

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处理好,身心也就清净了。衣服叠好放好,吃饭的碗刷好,脚洗干净,把座位收拾平整打开自己的座垫,心里没有什么牵挂,也就安心打坐了。

从这里我们看到佛是一个很平凡的心态,把每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圆满,这样心里才没有牵挂。我们学佛也应该这样,把自己的事情都处理好,心才能踏实的来修行啊。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从这儿须菩提和释迦佛开始了一问一答。

【时长老须菩提。】须菩提为什么叫长老呢?因为须菩提德高望众,解空第一又是年龄较大的。须菩提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解空,是释迦佛的十大徒弟之一,他的神通也是非常大的。

此时长老须菩提看见释迦佛坐在法座之后,在这时候感觉到比丘当中有人想问事情,就像文殊师利似的,别人心中想的什么问题她都知道,然后她代这个人来问佛。

每一部经都是因有人心中有问题,然后又有一个人能发觉这个问题来请问佛,就这么一问一答才叫契经,每一次释迦佛讲经都是有个缘起,有人来问,他来答。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虽然短短的几个字,但是里面分了好几层,在很多经典里大家都能看到,不管是观音也好,文殊师利也好,还是须菩提也好,舍利弗也好,他们都会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经的前面都有这样的话。这是一种礼节,有五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须菩提即从座起,就是在大众中站了起来。当时大家都是在蒲团上坐着。他在自己的座子上站立起来。

第二个步骤:端正衣服,站起来之后还得把自己的衣服整理一下,端正自己的仪容。印度比较热,现在的喇嘛右肩也是露的,偏袒右肩。

第三个步骤:右膝着地,用右膝盖单跪下来。

第四个步骤:合掌恭敬,双手合十,瞻仰尊颜,目不斜视。

第五个步骤:一心恭敬。

五个步骤都落在最后一点:一心恭敬上。只有心恭敬了,才能真心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那个时候请问的心是非常虔诚、恭敬,让世尊来给他开示,因为他已经知道众比丘当中有人想问世尊一些问题,所以他就代他们向世尊请问法。

【希有世尊。】“希有”简单的说有三种意义:

第一个希有:释迦佛在没有出家之前是个太子,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最伟大的金轮圣王,以他的智慧和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但他舍弃了国王的位子,也就是说舍弃转轮圣王的位子。

第二个希有:身长丈六,这个丈六和中国古时候的尺寸有点相像,丈六按现在来分析,可能会达到一米九往上、两米二之内。他的面容紫磨金容,在很多佛像上都可以看到,也就是说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的身体,是身长丈六,紫磨金容,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三界内没有谁能跟他相比的。

第三个希有:性能(佛性、法性、本性)含吐八万四千种法,三身俱圆满:法身、报身、化身已经圆满无碍。性能的性,就是他的佛性、法性、本性可以建立万法了。

须菩提恭敬的问,希有世尊啊,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话,因为那时候的佛在他们的眼里是智慧无比、能量无比,没有人能超过他,所以称他为希有、无上士、佛、世尊。佛有十个名称,大家读经的时候都可以看到。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如来就是真如本性本来俱足,本来就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叫做如来。

为什么要用善念护念?就是让我们把六根关闭,把向外张驰的心念关闭,用如来的智慧(金刚智慧)把我们的凡心清净下来,把我们的六根清净下来,这个就是真实的善护念诸菩萨。

这里的诸菩萨可以理解成是自性众生,是自己的本来(佛性、大灵)来教化自己的自性众生,是用正知正见来嘱咐自性众生。

从外在来讲,就是佛非常慈悲啊,时时在教导着我们,虽然离我们二千五百多年,但因为他的经文还在,他的精神还在,所以我们在每次读经的时候,只要用自己的真心去读,就会知道释迦佛并没有走,的的确确还在我们的身边。

这个“善”不是善恶对立的善,是自性清净、没有分别的善,是本性的外化。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是指释迦佛。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什么人都能用这个名称,最起码是修行人。就跟你皈依之后可以称你为居士一样,没皈依就不能称为居士是一个道理的。没修行的人又不懂佛法的人,是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的。

这里是指那些守五戒修十善的男人女人。心内敛,心坦荡,心平坦、心正定的修行人,心光明走大道,所往无碍,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所以说善男子善女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叫“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是否是用善护念善咐嘱来让心安住,来降伏自己浮躁的心哪?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说话了,善哉善哉。善哉善哉翻译成中文,是很好很好或者说是的是的意思。

须菩提呀,是的,是的,正像你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那样来降伏自己的心,来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本位啊。

不管大家读什么经典,只要你真正用心去读的时候,你修出来的层次,和你解出来的这个层次是对应的。比如说,小学一年级读不了小学五年级的课,小学五年级的人就能讲一年级的课,小学五年级的人又讲不了初中的课程。所以说每个人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是不一样的,不要说这个法师讲的好,那个法师讲的不好。讲的好与不好,咱们都不去讲别人所讲过的经。拾人牙慧就没有意思了,要讲自己修证过来的话,哪怕错了,也是你自己的。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现在要洗耳恭听啊,要用心去听,这个心并不是凡夫心、肉团心、后天的心,是用你先天本灵,本来圆满俱足清净的,不增不减的那颗心来听。

当为汝说,是我为你说的意思。这个“你”,也可以说你们,往小里说是须菩提。这是佛常常用的一种语言方式,他并不只是给须菩提一个人说话、讲法。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刚才已经说了,在释迦佛活着的时候,就是指的那些跟他修行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外道的都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因为他们不明了佛法的真谛。他们最高境界就达到三十三层天,天人的福报。既然说是天人的福报,肯定有人要问,中国的道呢?道的有为法最高也是三十三层天。

道的无为法和佛法是不二的,老子有句话:道法自然。佛法也是自然的。所以说佛道是一家,是不二法门。你只有入了这个不二法门,才是进入玄妙之门。

何为玄妙之门?大家有机会翻翻《道德经》第一篇“众妙之门”,你才能知道释迦佛和老子讲的都是一个东西。他俩都是从天文、地理、人以及生活当中的各个细节上来讲述,《金刚经》是五千言,《道德经》也是五千言,我研究这两部经已经非常久了。

真正修道与修佛法达到心空寂、我法二执破除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你心有余悸,有我慢的心,再高明的佛法放在你身边,也出不了三十三层天,也出不了三界外,成不了祖,也做不了佛。

善男子善女人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何把心歇住,如何降伏你那颗狂躁的心。我要为你们详细的说这个问题了,你们要仔细听啦。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唯然,是轻声答应,世尊啊,我们非常愿意很快乐的来听您的开示。

如何闭住六根,歇掉六根六尘往外攀缘的心,降伏狂躁的心?就是善护念善付嘱,那么如何能善护念善付嘱哪?我们明天再讲啊。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及无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教金刚经讲解精选

大家晚上好!在家的把香烧上,没有在家的就心香九柱。为什么烧九柱?因为九九归一,一是宇宙的圆点,就是家。所以说要烧九根,九九才能归家。

好,我们大家心平气和下来,把自己一天的凡尘都放下,凡尘就是我们白天所有的妄想妄念、凡心杂心不清静的心统统的放下。把我们的双眼微微闭上,深吸三口气,这样身心马上就会平静下来,平静下来的瞬间就会得到宇宙的能量,这个就是真阳之气,也就是佛的加持力。宇宙的能量,道家叫真阳。身体里的气叫真阴。宇宙的真阳和身体里的真阴分别为九,九九归一,就是我们修成一个性光团,回归宇宙。

好,我们现在祈请离我们最近的宇宙三大佛:

祈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南无西方教主阿弥陀佛!

祈请东方教主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ěnǎnɡ)。三婆瓦。袜(wà)日喇斛(lā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供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佛经上讲时间,一天分三时,就是三个阶段。初日分就是上午,中日分就是中午,后日分就是下午,这三句话其实就是一天。

释迦佛再一次跟须菩提对话:须菩提啊,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这是用身体来布施。前面讲的是用珠宝来布施,用恒河沙那样的珠宝七宝去布施。用七宝来布施的福德,大家已经知道了,那是非常非常大的。这一次又问他,如果用身体的性命来布施,你说这种福德大不大。须菩提就开始想,七宝布施的福德已经无边无际了,但是释迦佛说那是有限度的,是有限量的。既然是有限度和限量的,那就说明恒河沙等沙等恒河恒河沙等这种来排列的七宝去布施,都是有限量的,那用身体布施的功德比它大,也是有限量的。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他前面提出用身体去布施,后面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是自己生命轮回的百千万亿劫。一劫大家应该知道,按照《易经》的话说一个小劫是十二万年,佛经上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共计两百六十八亿八千万年。这个无量百千万亿劫,那就说明非常之大。

如果按照现在科学家的数字来计算,宇宙已经生成了一百五十亿年,这一百五十亿年按印度那个分法,就是百千万亿劫。西方教主用十大劫,现在来算也有二三十亿年,这个并不是非常精确。如果用自己的身体布施百千万亿个劫,这种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须菩提就说了,这个肯定是大的了,七宝与此相比,肯定是用身体布施的功德比七宝的福德大的多了。

但是释迦佛话锋一转,假如有人听闻这个法了,信心不动摇,不逆转了,一心修行。修无为之行,无相之行,无念之行,无心之行。这才叫信心不逆。

你用身体百千万亿劫的去布施,福德已经非常非常大。但如果有人听闻我释迦佛的经典,或者是亲自听我释迦佛讲经了,或者是后世人听到法师来讲这部《金刚经》的时候,他的信心不倒退不逆转,很清净的接受我释迦佛的这个法义,或者用我们理解的话就是接受宇宙的现实,佛家叫第一义,第一圣义,第一圣谛义,或者了义,他的福德比前面的布施的福德要大啊。

如果他的心非常清净,他就能相信我释迦佛所说的宇宙的真理。他的信心不会退转,他就会俱足能量,这个能量就是他的福德性。福德性,前几天也给你们讲了,就是我们的心量。心量和虚空相融相合的时候,你达到的状态就是无为之行、无心之行、无念之行、无住之行。这个时候福德性就是齐天大圣。

什么叫齐天大圣?《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叫孙-悟-空,并不是什么东西是空的,是他心里非常清净,能和宇宙沟通。什么叫沟通?就是和宇宙融合了,天人合一了,道家的话叫道交感应了。道交感应了,达到天人合一状态,你就是清净心、清净人、面前童子。

只有你的心清净下来才不会逆转,才不会堕落。我们大家都知道,修到八地菩萨的时候,就成为不堕落、不退转的菩萨或者罗汉。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明白了宇宙,明白了宇宙怎么生成的,宇宙的来龙去脉基本上非常清楚的。他就会信就会迷,这个信和迷,不是我们现在老百姓说的那个迷信的迷和信了。这个迷是因为他了解了这个情况是真实不虚的,叫如是、如来。

明白了如是和如来,他的信心清净下来,就不会再想后天的东西,就是我们三界内这些有形状的有体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妄念所造就的。你达到了信心不逆,达到了心真正清净下来的时候,你的四相不会再生,也就是四大皆空。

何为四大皆空?很多人不明白,四大皆空第一种意思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四相,无四相的时候,叫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有好几种讲法,地火水风空也为四大空。我是从《金刚经》里给你们讲四大皆空。你要真正达到四大皆空,首先要证得无我。人无我的时候,心就会清净下来,不会再为世间繁琐的事情去动凡心凡念。

什么叫凡心凡念?就是我们的私心杂念。今天想争官,明天想争利,争的死去活来。一旦修成四大皆空,人无我的时候,你的六根就闭住了。六根闭住就证得了初果罗汉。初果罗汉具备一些小神通。

修过气功、修过禅定都会有感应,这种感应是来自于宇宙赐给我们的能量。你身体的能量有多少,你就有多大的功能。没有能量就没有功能。那些气功师说自己有功能,这都是对的。如果你修行修出了能量,这能量不断地在你的身体里积累、沉淀,储存在海底轮里头,这个时候你的身体会膨胀。身体膨胀,就说明你现在已经和宇宙相合相融,相合相融的这个过程就叫修行的过程。修行的过程就是在修我们的能量。如果我们身体具备了一定的能量,眼目、耳目都能开,心通那就更不用说。心通知法华,什么叫心通知法华?就是你的心和宇宙中的莲花是相合的。很多人不知道《法华经》出自何处?是出自宇宙中心处,这个中心就是宇宙的莲花。所以《法华经》讲的都是成佛的。那莲花里住的都是佛家人,叫一真法界。

一旦你修行能量具足,能和宇宙融合的时候,就叫得道。得道并不是能施个法术,能把杯子变没,这个也需要能量,但这个不叫得道,这个只能叫得个术。什么叫术?就是人间的术术,术术和宇宙大道是有区别的。“得道”的“得”是具备理智的探索,“道”是自然永恒的真理,也是法则。得道人就是明白了宇宙真理的觉悟人。

佛在经典里说,在末法的时候,能听闻这个经典的人,信心不逆,四大皆空,就是四相不生了,就说明他的心性已经空寂。空寂的心性就可以建立万法,但不是有意去建立万法,是无为而生出万法,这个时候才叫得道。

只有你四相不生、信心清净,达到空寂不二的时候,才开佛知见、入佛知见、入佛地,此人的功德是不能比的。你用身体布施无量劫,跟这个也不能比。释迦佛做忍辱仙人身体被割截,他是用身体去布施的。还有他喂虎崽子,这些小虎饿了,释迦佛就用自己的身体供养它们了。他用身体供养的功德都不如你悟经明白真实道理的功德大。那个只是福德,身体布施、七宝布施,都属于福德。

你真的明白释迦佛说的宇宙真理,明白宇宙产生变化的过程,就明白了福德性。福德性,就是你明白了佛理,入佛知见,开佛知见。这个时候不管你用多少劫的身体去布施,都不如一念清净去听经去读经的功德大。

什么叫一念?并不是后天思维的那一念,后天思维的叫一闪念。先天一念,这一念就不会再断了。这一念,没有二念。什么叫二念?第一念想学佛,第二念想做个贼,这就是后天思维了。一念指的是先天清净心的一念,这一念是永远不会断。什么叫不会断?《心经》里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为一念。一念是无始无终的,不会再断的,就跟时间似的不会停。也不会多,也就是那么多,刚好那么多,所以叫圆满。

什么叫圆满?就是刚好那么多,不多也不少,多了也不叫圆满,少了也不叫圆满,所以说刚好的东西就叫圆满。人间没有圆满,只有修行得道之后才有圆满,那个圆满就是一念清净心,是听经的清净心,是修法的清净心,这才能称为圆满的一念。一旦这个一念产生了,法法入理,法法通达。如果你不通达、不入理,就说明你的后天的分别心没有去掉,四大并没有空。

只有四大空了的时候,你才能法法入理,法法圆满无碍。禅宗、净土宗、密宗都是具有最终要回归本来之处的功能,所以叫圆满。

如果你还有后天的分别心,你就不会圆满了,因为落了两边见。两边就是声闻缘觉,就落入二乘之中。三乘还有个菩萨乘,菩萨乘就比较圆满。最圆满的就是佛乘,一真法界是最圆满的佛乘,也就是上上乘,无上乘。

更何况这个人书写受持读诵,还为别人去解说,这种福德是用身体或者珠宝来布施的福德所无法比拟的。因为你一旦明白宇宙真理之后,你就是佛,不增不减,圆满无碍。有增有减,说明还是有为的东西。

有为和无为永远不是一个,是两个,就像太极图里面阴和阳似的。但两个又不相碍,又不相妨,我们是在有为之中修无为之法,但是这里面又有区别,这个区别是在你自己修行过程当中来体验的,别人说的没用。只有自己来修,修的过程当中体验到有为之躯修无为之法,才是自己的家珍。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得无量功德,这个无量的功德是从你心性里真正得到的,散发出来后别人能体验到的。

我们平时说法喜充满,是你的内心之中散发出来了真正清净的性,不是性别的性,是性光的性。这个性光只有一个性,没有第二性。有第二性就是叫有为法,有为法就会分别,就是妄想心所产生的。无为法是没有妄想心,只有一念清净心。守住清净心,你的性光就会发亮发光。

如果你能打坐一天,哪怕你有妄想妄念,头脑里想的非常多,我也可以告诉你不可怕,那是翻你业障的种子,翻清净了,你的真心也清净了。烦恼是菩提。打坐的时候有妄想不害怕。因为你只有打坐的时候,妄想的种子才会往出翻,不要去控制它。因为你控制不了它,只有把这个种子翻干净了,它再也不出来了。就像农民耕地似的,得把土里的虫子和上一年的根须全部翻出来,好比我们内心里的那些烦恼业障,把它翻干净了之后,也就清净下来了,这是个修行的过程。

你明白了这个过程之后,再打坐再入静你就不要怕。不要说,我妄想这么多,罪过。这不叫罪过,这是自己自性当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挖土机,把你的业障烦恼的种子通通的挖出来,展示给自己的眼耳鼻喉舌身来看。明白了这个过程,你也就把这些东西慢慢的排除掉,并不是刻意的去排除,而是自然的去排除。

我们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别人说的都是别人得来的东西,说给你听不等于是有用处。可能上根人听完就会悟开了,中根和下根人听完之后,必须要自己去亲证。不亲证,很多东西你体验不到。

什么叫宇宙的能量?什么叫佛的加持力?只有你自己亲自去证得来了,你才能明白那个过程,才能明白身体是什么样的变化。

只有你能量俱足之后,你说话才有威德。何叫威德?就是你身上有能量,有能量的时候,你发出来的言语就是咒语。你那个咒语可以控制你后天的思维和心神,你就不会晃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妄念,这就是你的威德相。并不是说长得很威武。长的威武那是名相。真正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那种魅力,才是威德相。已故去的邓小平,大家都非常熟悉,个子虽矮,长相不出奇,但他具备威德相。因为他能量高啊,他能控制中国十二三亿的人。

你真正用自己的智慧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明白我说的这个话。威德相,就是从内心里散发出来的,真正清净的心所散发出来的。我用邓小平来比喻,和修行还有差别,邓小平是有为的威德相,修行是一种无形无为的威德相。这个威德相,就是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无形的。

有个故事,是宋朝的一个书生,每天都在一个固定的场所里朝天空写《金刚经》,天神护法就来护着他。他不管是刮风下雨,都在那个地方写《金刚经》,后来下雨就在他写《金刚经》方圆一米那么大的地方没有雨,其它的地方都是湿的。

从这个故事上我们就可以体验到,你真正用自己的心和宇宙沟通的时候,你越沟通,身体的能量就越具足。越具足,就感觉到每天的精力非常旺盛。

你能量俱足的时候,身体会有一种膨胀的感觉,就像气球吹满了那种感觉。那种感觉一旦产生的时候,你的思维能力就会变得比以前活跃、兴奋,考虑问题就会圆满。虽然和佛菩萨不能比,但是和你自己以前没有修炼之前,你就会圆满一些,想的事情比较周到一些。

我们修行修的就是自身的能量。能量不足,智慧不开;能量不足,心法不通;能量不足,回归无路。都是在说我们的能量。不管是道家的语言,还是佛家的语言,都没有离开这个能量。这个能量从哪个上面去判别呢?佛经里讲是性光,道家讲是无为之力,无为之能。这都属于能量词汇。身体的布施和珠宝的布施通通都属于有为,都是有限度的,都是有年限限制的,所以说它还有生灭的。

能量俱足,心性打开。只有你的心真正完全和宇宙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你才叫齐天大圣。什么叫齐天大圣?与天同在,这天指的就是虚空啊,并不是说的我们这个头上这个天,真正的天是指的宇宙。宇宙是无始无终的,与天同齐,指的就是你的性光,并不是你的身体。

如果你的身体与天同在的话,那我真的是见了活佛了。所以说我们的心一旦舍下四相,了知佛法真谛,这个时候你从有为进入到无为之中。进到无为之中,很多孽缘就不会现前了。

我们修行修的是我们那个一念清净心,而不是二念清净心,二念清净心是有为法,是分别法。只有我们那个心,达到了性空寂的时候,我们就离开了人我是非,也就是刚才说的四大皆空了。

你真正达到四大皆空的时候,就叫顿悟,一下子进入了顿悟之门,看到了我佛。什么叫我佛慈悲啊?我佛慈悲就是看到了你自己的法身了。谁叫我佛?我的佛是自己,我们另外说的那个我佛慈悲是指释迦佛、阿弥陀佛等,释迦佛慈悲我们吧,阿弥陀佛慈悲我们吧,这还是有为说、后天说、分别法说、不了义说,叫我佛慈悲。还有个佛观照着我们,嘱咐着我们,吩咐着我们,所以我们说我佛慈悲。

真正的我佛慈悲就是自己的心,达到了性空寂,四大皆空,人我全空了,法我全空了,这个时候才叫真正的本来如是的我佛慈悲,就是自己慈悲自己。只有自己慈悲自己的时候才能见法身佛。

如果说我慈悲别人,那是从有为法来说的。从无为法来说就是见到自己法身才叫我佛慈悲,这个时候才叫见佛、见佛性、见佛心,从有漏修成了无漏。有人说无漏是不流血了,不流这个那个了,这是外道说。修成无漏,打开智慧。什么叫无漏的智慧?就是没有烦恼习气了,心空性空了,真正的本心显现出了本源智慧。

无漏的智慧是从哪儿来的?是从宇宙之中得来的,是宇宙赐给我们神力,赐给我们无穷的能量,所以我们的智慧就会打开。打开的时候就见诸佛,诸佛也是自己,自己也是诸佛。如果大家没有达到一定能量的时候,你理解这些东西就很困难。你一旦明白了,就说明你的能量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了。有了一定的能量积累之后,有漏之因才可以慢慢转为无漏之果。无漏之果修成之后,你就是现世罗汉。

持经的功德、修行的功德、给人讲经的功德,都是在积累我们自己的能量。因为你每一次给别人说的时候,无为的能量就会围绕在你身体的周围,你会感觉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感觉你自己的境界又比以前提高了。这个时候就能证明你的能量在增长,在开你的智慧。开智慧指的是开心门。心门不开,法义不通。心门一开,智慧增长。智慧增长,中脉畅通无阻。畅通无阻,回归就有希望了。

释迦佛在部部经里头都在讲回归之法。如何修?他没有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因为他怕很多人诽谤,又诽谤宇宙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是在很多经里头暗藏着功法和心法,从表面上好像说的是一种道理。如果大家把道理明白之后,再剖析里面的话中话,你就会体验到,宇宙的能量那真的是不可思议,不可说。释迦佛经常说,不好说呀,不好说呀,我太难说了。老子也说,说不得,说不得,那个东西不好说,只能用一个字“道”来表示了。

心一旦空寂下来,性光就会发亮,从外观看这个人精气神非常足,每天都很开心。而且别人有烦恼的时候,看得非常清楚,也会用恰当的语言来帮助他解脱出来,从烦恼痛苦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这个过程你就是在做功德,而不是做福德,是功德。

功德是从自己的心性当中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别人解脱出来,这个就是持经功德。持经功德就是用自己得来的智慧或是能量去度别人,并不是把他度到西天,是把他从烦恼之中度出来。比如说刚才一秒钟他还在烦恼,一秒钟之后他开心了,这个都是要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来把你内心积攒的能量分摊出来。

庙里的那些法师给人做法事,很多人都不理解,那是法师用自己修来的能量,帮你去化解很多的烦恼,是无为法,不是有为法。这个是用语言说不得的,因为它是无形无相的,无形无相就叫说不得,因为它就是宇宙的能量,所以说用自己修来的这个能量去帮助别人处理问题,这个过程就叫度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这个道理。实质就是用你得来的能量去帮助别人,同时你还得自己不断去修行。

如果你不修行了,就像一杯水似的,不断的分给别人的时候,最后自己杯子里干了。你的能量没有了,说出的话不具备有能量,别人不会听。同样的一句话,一个修行人和一个不修行的人说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就在能量上、在威德上。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须菩提啊,概括为一句话,这个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经,一是指经典,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还不叫经典,是释迦佛所说的话,释迦佛涅槃二十年之后,由迦叶和阿难等五百罗汉结集成经,才称为经典。再一个经为径,径为路。如果你真看明白《金刚经》了,听明白释迦佛说的这些话了,你回家的路也就从此打开了,通往天堂的路也就打开了,所以叫不可称量。

一旦你的天门打开,天路畅通无阻的时候,你就是个解脱自在人,用语言真是不可说,也不好说。这个经的作用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天路打开,能量随时取用,好比你在银行有一张永远都花不完的金卡,随时取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是无边功德。一旦你达到了持有这种金卡的状态,无边的功德,这个功德指的是你的心性,你的性光,永远都取之不尽花之不完,你就是大活佛,在世活佛、在世华陀。不管是谁有病或者有心病,你都可以帮助他转化。

佛心一旦打开,你就见了佛。佛心打不开,天路无门。什么叫上天无路啊?你没能量上不去天呀,只有地狱啊。如果连地狱都不收留的情况下,那就更糟糕了,就只有孤魂野鬼飘来飘去了。很多人说: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啊。地狱之门也不会向一个凡夫敞开的,大奸大恶的人下地狱快得很,出来的也快。因为他有智慧,他有能量。

有能量的不管是恶人也好,修行人也好,上天也快下地也快。下不去的、上不去的,在中间挂着的都是凡夫。飘忽不定的都是那些无能量的凡夫,因为心性不打开,能量就一直漏,就像一个瓶子似的下面有个窟窿,装多少水都要漏干净。水代表能量,如果达到无我状态、无法状态,你的功德是无边无量的。这个功德是通过讲经啊、受持啊、读诵啊、书写啊,通过你不断地努力修习得来的。持之以恒的修习这个法门,写这部《金刚经》也叫法门,禅坐也叫法门。推荐阅读:金刚经里的四句偈

经典佛教金刚经讲解

第八讲

大家晚上好,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快乐!在家的把香烧上,不方便的就心香九柱。我们在听经之前或者是自己修法以前,最好是先吸三口气,然后把咱们一天的疲劳,烦躁的心情平稳下来,这个也是入定入静前的一个过程。

好,大家先吸三口气,我们心平气和,心平气和,这个时候你们随着我一起来祈请。

祈请娑婆教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西方教主南无阿弥陀佛!

祈请东方教主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ěnǎnɡ)。三婆瓦。袜(wà)日喇斛(lā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这个时候大家把眼睛微微闭上,在这个能量场当中感觉宇宙的能量,感觉诸佛菩萨的慈悲。只要大家把自己的心态放空、放平静,就能体验到那种微妙的加持到你身上的宇宙能量,那是光芒,但是我们的凡胎肉眼很难看到。只有我们打开天目的时候,才可以看到那是冷光团,是一道道的金光,从天空中撒向我们的身体。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人读《金刚经》,还被人家看不起,佛怕人们疑惑,不明白大乘实相的妙法,就再一次的对须菩提说,假如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修五戒十善的男人,和修五戒十善的女人,他受持于心、持之于身、又能读又能诵这一部经典,人们还是轻贱他、讽刺他、挖苦他、轻蔑他,说他挂羊头卖狗肉、说他无所不为,又偷,又杀,又邪,又邪淫,又妄语,又饮酒,说他学佛简直是骂佛呢!就是轻贱这个学佛的人!这是为什么哪?

这个人念经学佛还被人轻贱看不起,是有原因的。是这个人在前生罪业深重(杀过父亲,或者杀过母亲,或者杀过阿罗汉,或者破和合僧,或者出佛身血或者到处挑拨是非,挑拨离间),本来他应该堕落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但现在他得到了微妙甚深的实相大乘佛法,前世的罪业就消灭了。重罪轻报了,不堕落恶道了,被世人一轻贱他,他的罪业就消了。

正因为人们轻贱他,他前生这个罪业也就没有了,都消掉了;如果人们不这样看待他,他的罪业就不能消。人们在轻贱对他的时候,也是看他有没有忍辱的功夫,如果觉得人们轻慢自己的滋味,就等于波罗蜜那么甜,就可以到彼岸了。所以说修行,逆善知识也是来成就自己的,真是应该感谢他,这样一想就不会再生嗔恨心了,自然而然就会有忍辱了。

在人们轻贱他的过程中,他没有消极,而是积极修行,用一颗包容豁达的心态来对待的时候,他的心量和智慧就会增长,把先世罪业消灭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种佛果。佛用的肯定的言词,让大家一点都不要疑惑的。

所以说当自己念经,有人骂你,有人打你,你都要谢谢他,阿弥陀佛。你承受的过程,前生的罪业,好像那个慧日销霜雪一样,雪照化了,罪业消尽了。业尽情空,就可以证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之后,证得八大自在我:

第一是,能一个身变成多身。第二是,以一粒微尘那么大的身体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第三是,能以大身到很远的地方。第四是,能以无量类身(佛身、菩萨身、声闻缘觉身、天身、人身,阿修罗身,乃至饿鬼身、畜生身等无量种类的身。)常居一个国土。第五是,诸根互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这种能力。第六是,得一切法而无法相。不着一切相,没有法相。第七是,能说一偈义,经无量劫,也说不完这一个偈颂的道理。第八是,身遍诸处,可以遍满一切处,犹如虚空一样的。这是八大自在我。

释迦牟尼佛回忆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在然灯佛那里的时候,这里有个故事: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的时候是一个陶师。那时候有一个古释迦一看这个陶师的机缘成熟了,应该去度这个陶师去了。陶师一看见古释迦来了,就高兴得不得了!一听古释迦讲法,他即刻就发愿了,说将来自己成佛也和古释迦佛一样,自己的名字也叫释迦牟尼。就是在这个佛前发愿去修道的。

在然灯佛前的时候,遇着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佛,那么每一尊佛,释迦牟尼佛都供养服侍,没有漏掉一个佛。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假使再有人,在这个后来末法的时候,能以心受此经,身持此经,能读诵这个经典,他所得的功德,和我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诸佛的那个功德相比,百分之中就是所有的供养佛的功德也不及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其中的一分或者一千万亿分之一分,乃至于无法用算数来比喻。

我虽然供养过那么多的诸佛,那么大的功德,将来末法的时候有人只要能受持读诵这个经的功德,就比我那个功德高出百千万亿那么多的倍数。因为受持读诵的功德是无为的,无相的,有相的怎么能和无相相比哪。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须菩提啊,假设有受持五戒修行十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在将来末法的时候,能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的功德,我如果详细的说出来,或者有一个人听见我这么赞叹受持读诵这部经的功德,他的心不但不信,而且会发起狂乱,狐疑不信。凡事都怀疑,不相信,这叫狐疑不信。不仅不信,可能还说这是狂言,是乱说。

须菩提你要知道啊,这实相般若的妙义是不可以用后天的思维和言语能衡量的,是无法想象的,福德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善根的人,听见这个经典就会不信,是因为他善根薄弱。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做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做是言。汝于来世。当得做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做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既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究竟无我。从这个标题我们已经体验到了,释迦佛的这部《金刚经》是成佛的经典,跟其它的经典有所不同。《妙法莲华经》是直接成佛的。《金刚经》是让你成佛,又让你知道如何修行,这里包含了色法、息法、心法,三法都得了都明了的人,看完这部《金刚经》就已经入佛位。并不是说你马上就死掉,去坐那个佛位,是因为你明白了这部经,明白了里面的修法,然后明白了心法、息法。

息法是呼吸,如何和宇宙去沟通,从头到尾我都在给你们讲是沟通宇宙能量。谁能把宇宙的能量沟通好了,你就能达到佛位(涅槃位)。沟通不到的,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了,这只是说明你文字般若已经可以了。

我们学大乘佛法,第一个般若就是文字般若,通过看经文能明白释迦佛所说的是什么。第二个般若是观照般若,明白文字般若之后,还要把修法和息法配合起来。你把修法和息法结合为一的时候,你就起到了观照作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觉照。

通过觉照,来反观自己的心态是不是真的平稳,是不是真的空寂了。这个空寂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没有头脑的人才叫没有。哪怕是傻子也会有思维,只是他的思维是乱的。大脑和心之间是一条线,只要中间的路途有个坑,人的基因就会变化,变化的时候神经就会错乱,神经一错乱的时候,那种很稳定的有一定方向旋转的线粒体思维就会曲折,思维就会错乱,就会成为疯子或者成为傻子,但他心中是有东西的,那个东西是散乱的。

修行就是让自己的思维像电流一样,是定向而流,没有通电的时候是散乱的。

究竟无我第十七品,佛直接就告诉我们了,如何能达到究竟无我。这个究竟是清净的意思,或者说原本就应该这样的。原本我们人的心性,就应该是无我这种状态的,是究竟涅槃的,是一念清净心的,并不是后天的东西。

后天的东西分两层意义来说:一是后天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贼起到了作用,入了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才有现在的山河大地,才有了五光十色的三千大千世界。二是后天的思维参与了太多太多,我们的妄念就有三千,贪嗔痴各占一千,加起来为三千大千世界。

如果大家都处在一心清净的境界里头,就是究竟无我,也就没有了后天的东西。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这个尔时,就是刚好释迦佛讲完前面那个问题的时候,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阿罗汉,又开始祈请释迦佛,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的时候,应该如何安住他们那颗心,如何降伏他们那个心?这是他又一次来提问释迦佛。

在前面他已经提问了这个问题,到了第十七品的时候,他又有点颠倒了。因为释迦佛讲的法是无上大法,而不是苦集灭道小法,所以说他又有些颠倒,又重复的来问这个问题。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如果真的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应该生如是心,这“如是心”就是本来如是的清净的心,本来就应该生那种清净而且能正定下来的心。

一旦心能正定,我们就会出现智慧。智慧一旦打开,般若实相就能看到。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度了谁了,在凡夫角度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的上师、我们的师父、我们的老师、某一位大德,他说出这样的话是完全百分之百对的。因为站在凡夫的角度,我们需要一个人带领。

如果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说,没有谁度谁,只有自己度自己。如果这个话暂时搞不懂,没关系,你明白《金刚经》就会懂了。

须菩提在问,如果释迦佛灭度五百年后了,真的有人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的时候,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因为凡夫都是在妄想河流之中轮回的,那么应该如何让我们那个清净心依靠什么法能住留在本位上,又依照什么法来降伏自己那颗浮躁心,他问的话就是这个。

因为前面释迦佛已经讲了,要依照这个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来降伏其心,来驻扎在自己的本位。

但是须菩提到第十七品又有些颠倒,虽然须菩提已经是阿罗汉解空第一了,但他还没有证到,也就是他的修为或者说他真正的道行没有到四果罗汉的地步,所以说他只是解空第一,就是从文字上已经明了了释迦佛所说的什么。

释迦佛就告诉他,首先要修行,要发一个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心,才可以转变自己的心态。所以说后来释迦佛让阿罗汉都舍小取大,舍掉小乘佛法苦集灭道小法,向大乘法去靠拢。大乘法首先要发大的心愿,大的心愿就是度脱一切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正等正觉的心,才可以没有妄想妄念,你才是真正的慈悲。

释迦佛又告诉他,如果真的发了这种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他应该生如是心。“如是心”就是那种大的心愿,大的心量。有大的心愿和大的心量的时候,你才能做大的事情,所以说要生这样的心,叫如是心。

小乘罗汉没有度脱众生的心,释迦佛后来讲了二十多年的经,就是在讲大乘佛法,让这些罗汉都舍小取大。如果他真的生了那种心的时候,我应灭度一切众生,我就应该灭度一切众生,这个“我”包含两个,一个指的是释迦佛,另一个指的是众生心里的我,要从两方面去讲这个心这个“我”字。

从释迦佛的“我”来说,就是释迦佛,灭度了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由我来度化的,当初大圣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之后,他度了最先跟他修行的陈乔如等五个人,成立了最初的僧团,慢慢开始发展壮大,后来他度脱了很多人,这是从表面上看。

接下来他又说,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真正的没有一个众生是我释迦佛度化的,为什么?苦口婆心不一定能起到作用,鞭打棒喝反而是能出高徒。这都是因机而来设教设宗派,从佛教或者其它很好的教派的发展过程看,这一句话可以适应在任何一个门派里头。从表面上是释迦佛给我们开辟了一个阳光大道,但是这个阳光大道开辟了之后,你走不走是自己的事,所以表面文字是这么说。

从众生心里的“我”来说,真正的那个“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从密意上讲这个“我”代表我们每一个人,不只是释迦佛了,字面上是释迦佛,密意上是每一个众生。应当生如是心,是每一个众生要灭度自己身体内的六贼,这个六贼可以产生八万四千种烦恼,这是一个数量词,只是代表烦恼多,真正的烦恼是三千烦恼。

为什么和尚要把头发剃掉?三千烦恼丝啊!这个三千也可以说成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烦恼,本身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就是非常多。这么多的烦恼,都是我们的众生,都是我们应该去度的众生。

灭度一切众生已,等我们把贪嗔痴慢疑烦恼众生全都度光之后,这也就是达到了灭度一切众生已,一切众生我们都度化了、度干净了。干净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清净下来了。

我们的心一旦清净下来的时候,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一旦我们的心清净下来之后,也就没有众生需要我们度了。体内的众生没有了,体外的众生也没有了。因为你心中的眼睛看到的都是西方极乐国、东方极乐国,根本就没有众生需要你来度。因为大家都有佛性,都有原本清净不增不减那个智慧团。

智慧团就是性光,我们的性光团本身就没有增减,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我们的本身的能量就跟十五的月亮是一样的,不增不减的,所以说我们那个时候心里心外都没有众生需要度。

唯一的只有一样,就是让自己更加明亮,照到更多的黑暗的国土当中,让那些没有听闻过佛法的众生开始修行,达到跟你一样。这是佛讲经四十九年原本的心意,也是诸佛如来的心意。

从字面上讲是度身外的,也就是说心外的,心和身体以外的别人叫众生,比如说人、畜生、天人、魔、鬼等都是众生。这些众生也都是因为我们凡夫有妄念之后产生的烦恼,烦恼化为魔、鬼、天人、畜生等,就化出了不同层次的生灵,生灵也为众生。

我们大家一定要明了,修行修的是什么?看经文如何看?看哪一段说的是我们的心态,看哪一段说的是法义。大家如果看经文只是从表面去理解文章,这个只能说你明白了一部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你看经看到深处了,也就是《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如果看得不深,非常浅,你只不过是一个自在菩萨,还没有达到观自在。你能达到观自在菩萨的时候,看经文或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往深里走。这个深就是密意,你不懂密意,就不懂深浅,懂得密意就懂得深浅。

《金刚经》和《心经》是一部经,《金刚经》是《心经》的展开说,《心经》是《金刚经》的缩影说,《心经》是观音菩萨修行法门,《金刚经》是文殊法门,因为展开说就是文殊法门,让你明白更多的智慧,进入文殊智慧海里头。

为什么说是文殊智慧海?因为文殊在密宗、在印度最原始教派里,她是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代表的是智慧无量,是最光明的,所以说入了大日如来法,也就是说入了文殊法门。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知道为什么吗?须菩提。一个修行的菩萨如果心中有了四相的时候,她肯定就是凡夫,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她的心是空空的,这个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有!是有而不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她生起来了,就是凡夫。

没有四个相的时候,心中也不会生起念头,这叫无念法门无相法门。禅宗是无念无相无住,最根本的就是两个字:无心。有心则生四相。无心什么相都没有,也就是心空空之处,才能有万法。

如果只达到空,这只能说是罗汉果位。若达到空空之处的时候,才能进入八地菩萨往上的果位,或者直接就是佛位,就看每个人的智慧,因为智慧有大有小。

心中没有四相、空空之处的时候,才能称为菩萨,才能证得涅槃之果,才能住在涅槃之果上。有些人说释迦佛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只是相对而说,因为他还要来来去去。为什么来来去去?释迦佛本身就没有离开过我们,老子本身就没有离开过我们身边,所以说叫来来去去,他不住涅槃的是报身、化身,不是他的法身。法身是住在涅槃上的,是清净无为的,是如如不动的。报身和化身是随机而现、随机而来。

有四相就不叫菩萨,无四相的人就叫菩萨。不管你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你修行,哪怕你不是修佛教的,你是修基督的也好,修清真的也好,修瑜珈的也好,修道家的也好,只要你真正做到了心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称你是菩萨。

菩萨并不一定非得说是修佛教的才可以称为菩萨。菩萨只是一个名词。就跟我们人间称那些当官的是一个道理,局长、厅长是有级别的。如果真的你的学历和你的本事到了那个级别,上级任命了就可以叫厅长、局长。

修行不管你是修哪一门哪一派的,你真的达到心空空之处的时候,没有我、人、众、寿相的时候,你就是菩萨,因为心中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了,肯定是没有我。首先是没有我,才可以放下人众寿三个相。四相没有了,人我是非就没有了,长短黑白就没有了。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法者,心中肯定是有为法,是苦集灭道的法,或者比苦集灭道法还要低的法。比如说民间的巫术或者术术啊,都属于有法,有法(有为法)属于小法。前面也说了,如果执着于小法,那你肯定还是凡夫,是凡夫就有四个相。有四相的人,是发不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根本就不会发起这种大乘的心愿。

只有你实无有法,就是心中真的没有小法的那种概念,这个时候你才能发出无上正等正觉大乘心愿、无上心愿。发无上心愿的人,肯定是人我等法都没有了,心空空如也,烦恼妄想相对都没有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啊,你是如何认为的哪?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这个如来是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是我以前在燃灯佛那里,是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这个“有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只有心中无法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没有法可得。如果你真的是有法可得了,就得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个话就是,如果你心中存有任何得法的心态的时候,你是得不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了。只有你心中空空的时候,发大乘心愿无上心愿的时候,才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

须菩提接着就说,如果按照我理解佛所说的话,佛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一个法,哪怕一点点也没有得到。心中没有执着任何法,所以说才能称无有法得。只有无有得法的心,才能真正证得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接着佛就说,就是呀,就是呀,就是你深得我义,深得我义,你明白宇宙法了,或者说你明白大道了。

如是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你须菩提啊,善解我义啊,就是须菩提啊,明白了释迦佛说的密意,他现在已经完全了得。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