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 A+
所属分类:风水知识
夏至是几月几日夏至(summer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直射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一天,所以夏至日又称日长至。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当日正午用圭表测口影,影长为古尺一尺四寸二分,相当于今天的0.365米,也就是一年中杆影最短的一天。夜晚观测北斗七星斗柄正指向午的方向,午在正南,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五月,也叫午月、仲夏。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夏至的由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在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夏至的物候现象《七十二侯歌》有曰:“夏至纔交阴始生,鹿乃解角养新茸;阴阴蜩始鸣长日,细细田间半夏生;”夏至第一候「鹿角解」,鹿角有艮象,是属阳性的山兽,因阳气已盛极而衰,鹿角就开始脱落。夏至第二候「蝉始鸣」是夏天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夏蝉又叫「知了」,雄蝉都会鼓翼而鸣。夏至第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药草,因为在夏日之半生长而得半夏之名。

夏至的气候特征夏至时节,天气湿热,农作物生长旺盛,这时的农活主要是田间管理。首 先是及时灌溉施肥,为迅速生长的作物补充水分和养分,其次要抓紧时间中耕除草,以免野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农谚说“夏至棉田快锄草,不锄就如毒蛇咬”“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夏至还是许多庄家需要定苗的时候,大田中还有许多害虫,可以在中耕锄草、定苗的同时防治害虫。此时的各种秋果树都需要认真地护果防虫,提高果品质量。盛夏到来多雷阵雨。这种雨来得快,去得快,范围未必很广,但雨量一般较大,降雨时还往往伴着大风,雷电交加,每年都有因雷击而造成的人、畜伤害,有的雷电还会引起火灾。因此,夏季防雷、防暴雨要和防汛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至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每年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就入伏。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个伏是隐藏起来,避开署气的意思。头伏、中伏、末伏,每伏十天。夏季入伏后我国北方河流上游高山冰雪融化,使河水上涨,形成伏汛,与春天桃花汛和秋汛并称为三汛,因此,这时还是防水患的重要吋刻。

夏至概说古代夏至要举行祭祀活动。《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曰,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记载: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嘉录》记载:淸朝“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礼记》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复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古人云:“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夏至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就是夏天到了。从这一天起,一年里最热的伏天就开始了。我们熟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关于冬至的《九九歌》,其实,夏至也有九九歌,如宋人周遵道的《豹隐纪谈》中就载有一首《夏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四个庚日的十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至立秋后初庚的十天为中伏,立秋后初庚起的十天为末伏,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入伏后从炎炎酷暑到逐渐秋凉的天气变化。而下面这个《夏至九九歌》似乎更明白: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首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汁欲滴;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三“时”,―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 贺。”可见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辐射放出的热量多,气温继续升高,故夏至日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节。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农事指导水稻抢雨水打田,实行满栽满插,早的地方薅头道秧,追施分蘖肥,防治病虫害。包谷抓紧晚包谷播种;中耕、追肥,防治玉米螟和粘虫。黄豆、杂豆结合包谷田间管理,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小麦及时收获,选、留种。洋芋收获,留种。 烤烟早、中烟中耕追肥,打脚叶,壅枯上高厢,防治病虫害,少量晚烟移栽结束。』茶叶采摘夏茶;茶叶中耕,追肥,防治病虫害。蚕桑加强夏蚕饲养管理,收获夏蚕茧;桑苗排栽。

关于夏至的农谚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夏至狗无处走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关于夏至的古诗鉴赏《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灸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赏析】回忆起当年在苏州的日子,最熟悉的是夏至的欢筵。那用稚嫩的筒竹蒸制的糯米粽子香气诱人,烧烤的小鹅脆香可口。水乡之称的苏州,到处是舞榭歌台,吴地最好丝竹管弦之乐,在节日里,更是舞乐歌欢。家家设酒迎节,处处船如织梭。想当年,苏州为官我在诸君之前,谢官离任诸君亦在我之后。如今大家都迁居洛阳,并老于此地,东望故地苏州,此情如何不依依!洛阳城的麦收季节,正是江南苏州等地的梅雨天气。齐云楼上的往事,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首诗以忆往日旧事,感事伤时,叹时不我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