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风水

  • A+
所属分类:风水宝地
八百里伏牛山发轫于秦岭,一路气势苍茫,滚滚南下,到得南阳盆地,似乎一下子败了火气,不甘心地扭动着身躯,甩出一两条细长的余脉,遁形于浑厚的盆地平原。我所生活的小城就坐落在位于盆地边缘的伏牛山,可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小城。
南阳风水

南阳风水

说小城小,是因为无论小城的体量,还是气质,都由内到外透出难得的玲珑与雅致。闭上眼,好似北京老胡同口人们遛弯时手里拎着的鸟笼,小巧别致,天然一副悠闲之极的味道。

小城叫内乡,古名菊潭县,是在中国地图上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城市。但它的山川灵秀和历史文化,却有着足以打动人的魅力所在,单说那神貌,就可引人生出一番大大的神往。如果从空中俯瞰,小城的身子一定是一个大写的“川”字,两山夹一河的身形,形成浑然天成的美感。那山,是八百里伏牛山交会于盆地平原处的余脉;那河,则叫湍河,是从古流到今的汉江支脉。所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小城是充满着先天的诗情画意的,像与生俱来的血脉一样,流淌在它的身体里。

小城人有句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灵山头,华山尾,曲里拐弯到陕西。这话说的是伏牛山的起止走向和绵延跌宕,但也不经意标注出了小城置于中国地理坐标上的位置。

因为这里说的灵山,就像一扇屏风坐落于小城的西围。那灵山似乎还真有一股子灵气似的,腰身上伸出一条土坡,有着极普通的名字,叫望城岗,舒缓有致,匍匐蜿蜒,高不过百米,紧紧地护卫着小城。城东,是一条五龙坡,高矮胖瘦与望城岗形成天然绝配,两条长龙就这样自北向南排开阵势,颇有些呼应唱和的味道。小城坐北朝南,背依着伏牛山巍峨的脊梁,从风水气象而论,靠山伟岸,来势雄猛,左右龙煞拱卫,前堂开阔畅亮,实属一处大气象。

但点睛之笔,还是那两岭之间沃野上滚动着的湍河了。那河流不大不小,宽不过五百米的样子,清凌凌的河水终年流水汤汤,河面上白鹭翔集,春来秋往里,像一根琴弦奏出曲水流觞的雅韵,把小城人的耳根子洗得清清凉凉。河岸处苇丛摇曳,紧邻着繁华街肆,借这份天赐青绿,滤去了人间噪杂,使整座小城了无烦躁之气。

源于这山明水净的底色,小城骨子里透出天然脱俗的味道。在小城街道上走走,随便就有一群结伴而行的姑娘走过街市,或嬉闹着洒下银铃似的笑声,或袅袅婷婷地穿过古旧的街巷。那姑娘相同的素颜素装,明眸皓齿,不施粉黛,像六月天刚刚露出头的荷剪,一下子击碎你的视觉——不需要劳神打听,只望一眼那山涧水一样的眼睛,就知道她们一定是地地道道的小城妹子了。这应是小城所有事物的标签:简约洁净,天然可人,有着欢欣悦目而不可言说的妙曼。

所以,坐在小城日近黄昏的傍晚,依着湍河水声哗啦的栏杆,看近在咫尺的楼群一寸寸拉长倒影,一颗心突兀地就会恍惚起来。整座小城那一刻像极了温婉的姑娘,沉静,腼腆,还带着几分妖娆,纯粹得可以听见细碎的心音。而那“川”字形的小城臂膀,像一只展翅的大雁,不知正向谁送去远方的锦书……

此时此刻,说小城天姿国色也好,说小城小家碧玉也罢,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那玲珑优雅的身姿、天然脱俗的气质,像一杯注入了迷幻剂的红酒,醉透了八百里伏牛山的滚烫怀抱。

习营村就坐落在堰子里,位于邓州西北部三十五公里处,北靠八百里伏牛山脉的灵山,南依犹如盘龙的扒淤河(扒淤河流经堰子里段亦称堰子河)。扒淤河发源于河南内乡县灵山,它沿岗而下,到堰子里犹如一条巨龙,沿村西、村南绕了九曲十八弯后奔东南而去,河南岸平地凸生一岗与堰子里遥相呼应,人称卧龙岗。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宽广,绿树成荫,真可谓风水宝地。据邓州习氏始祖思敬公夫妇墓碑记载:“余族,祖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人矣。”孔显到邓后,在州城废墟上安营扎寨,采取召回流民、组建军队、整治治安、恢复生产等措施,并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建成邓州内城。之后,孔显派其随员分驻四乡,发展生产。习思敬便选择了堰子里居住,成为邓州习氏始祖。

一、南阳大地风水分析

巍巍昆仑共有五条龙脉,其中向西两条延伸到欧洲以远,向东延伸出的三大龙脉,形成了古老中国的九州大地。围护中原的山脉有三重,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龙脉之山——天山—昆仑—秦岭山系。过去人们只见秦岭不见昆仑,称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地质学者已经证明秦岭的地下岩石系统与昆仑是统一的,是同一山系。秦岭分南北,只分了中国中部一小段,只有把昆仑与秦岭联系起来看,包括东昆仑、中昆仑、西昆仑,喀喇昆仑和天山山脉,你才会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把中国一分为二的中央山脉。它从帕米尔高原腾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龙首,西昆仑、中昆仑、东昆仑、巴颜喀拉山、秦岭是辗转腾挪、跌宕起伏、蜿蜒飞舞的龙身,洛阳、郑州等城市依附的伏牛山已是龙尾,蜿蜒八百里伏牛山脉到此敞开胸襟,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盆地,因位居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北边而称为“南阳”。发源于伏牛山玉皇顶东麓的白河,自西北流向东北再至西南,与南面的发源于伏牛山和大巴山的唐河奔流向东,分别是南阳大地的右旋水、左旋水和过堂水,在南阳东南方交汇,形成半球形的金城水,从而使威猛磅礴的秦岭(伏牛山)、大巴山二气在此聚结南阳大地。这也是第一重山环水绕。南阳的第二重山环水绕是南边的汉水,北边的伏牛山,距离均在百公里之遥。南阳的第三重山环水绕气势磅礴,西北边是中华的龙脉昆仑、秦岭,南面遥望万里长江。“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东面桐柏山耸左为龙。桐柏山又分出肖山武阙至于均口,卧右为虎。武当、大洪为前案,前峰如坐。泌水、丹水界于左右,唐育涅湍诸水汇于明堂之前。龙势强健,四方环山,山河险固,形胜万千,属于中国的难得的一块盆形大地。明·刘伯温云:“倚帝(伏牛)山上聚真气,卧龙盆地多圣贤,五垛山下龙脉旺,英杰辈出在宛城(南阳的老称谓)”。八百里伏牛山为秦岭向东南余脉的延伸,“跨过老君山、越过老界岭、露出宝天曼、顿出五垛峰”,伏牛山自西北向东南辗转腾挪、跌宕起伏,以此可知伏牛山为西北乾方来龙无疑。【乾为阳玑,天皇之象,万方万龙之尊,为天下第一龙脉】。催官篇曰:“阳龙阴光砂水荣,阴阳砂拱官班荣”。“乾六离九是朝宗”,乾龙来脉,后天来龙先天向,正结坐北向南,乃乾坤定位、天地交媾之大结作,坐北向南的南阳知府衙门就是坐收秦岭(伏牛山)、大巴山正气而结。天地交媾的南阳大地孕育出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帝王之师姜太公、百里奚和诸葛亮等伟人,真可谓群星耀眼,辉映华夏

二、邓州堰子里*营村分析

分析了南阳大地内水大势,我们接着分析邓州风水的来龙去脉。邓州堰子里习营村的来龙与南阳大地无异,北依八百里伏牛山之余脉灵山,西北有永青山,东北有土谷山,三山品字三台排列形成圈椅状,南迎卧龙岗,东襟湍河。这湍河发源西峡、内乡、嵩县三县交界的关山坡,蜿蜒南下,出内乡、入邓州,绕堰子里,先后接纳了黄龙渠、扒淤河、隔子河、礓石河、黄渠河、严陵河、赵河等数十条大河小溪,于汲滩的赵张营村进入新野境内,与白河亲密相交,携手共赴汉江,总长约200余公里。说白了湍河就是引龙水,八百里伏牛山从西北乾方跌落平洋后,形成伏卧之潜龙往东南方向之邓州延伸到堰子里,遇扒淤河而止气停蓄而结穴。“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塞而不理”,气来有水导行,气止由水界定。爬淤河发源于邓州西北方的八百里伏牛山脉东段(内乡县境内)的永青山,自永青山东南而下约18公里后进入邓州市十林镇境内。这个地方在宋元明清时期,属邓州内乡县师岗镇管辖,称“堰子里”,也叫“堰子川”还称“上北古”。爬淤河随着永青山蜿蜓起伏的余脉向南延伸,从西北方环抱而过,在堰子川西部折向东后再从东南汇入湍河,河水随着蜿蜒起伏的岗恋大徊大转,形成了九曲十八湾。西部和南部是岗峦起伏的丘陵。习**祖父的父亲和祖父,两代先人,即邓州习氏始祖习思敬的十三世孙习国科和十四世孙习玉策,就葬于原名“黄土岗”后称“卧龙岗”南麓,老虎凹北边的锦鸡岭东隅。因此称为“锦鸡坟”。清清的河水,伴随着蜿蜒起伏的卧龙岗峦大回大转,好像不愿离开母亲的赤子,频频回头顾盼,一左一右停聚两个龙潭正好在习营村的前面,犹如龙的双眼。对面的卧龙岗也到此伫立顾盼,成为习氏祠堂和习营村的天然屏障。因此,从喝形上来说,堰子里习氏祖坟、祖祠应是金龙伏卧。风水学上说:“案山特朝,必出官僚”。当地的人们编有一首歌谣:

“水流九曲十八湾,湾湾不离堰子川;

蜿蜒如龙汲清泉,堰子川里聚龙潭;

东一潭,西一潭,好似苍龙一双眼;

回头看看永青山,翻身卧到堰子川;

龙潭汲水益民善,久旱无雨水不干;

每逢涨水鱼上岸,逮鱼不用网和船。

岗峦曲水皆有情,不出王侯也出官;

人心善良子孙贤,光宗耀祖定有年。

我们将邓州堰子里习营村放在大中华的版图上,其地理位置刚好居于南北、东西的正中交汇点,也就是位于中国的核心腹地。气势磅礴的伏牛山自西北乾方潜入南阳盆地之后,跟随引龙水一路脱煞剥换、蓄气聚势,蜿蜓而至堰子川,遇扒淤河止气而结帝乡正结大地----金龙伏卧形。祠堂和祖坟坐穴为子山午向兼癸丁,正是天地交媾、能定乾坤之天下第一龙穴。

该祖茔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东麓南阳盆地之西南一隅。发脉于伏牛山的祖山----栾川县老君山,分支辟脉,开帐过峡,经西峡县境过内乡,入邓州市境内。该龙脉护送行走至内乡县师岗镇东坪村之牛山做少祖,继而辞楼下殿,展翅开帐,帐阔数十公里,势如巨浪护拥,过峡束气,由兑方转坎方,脱换为岗阜行龙。主龙由湍河与刁河两水夹送,穿帐过峡,曲伏活动,转东转西。从龙两边层层护卫,左缠右护,迎送有情,龙脉蜿蜒南行数十里后,于堰子河畔起父母山,入首下气,岗潜平原,个字中出,龙虎环抱,结乳突之穴。

经勘测该祖茔乾亥来水,乙辰出水,穴立庚山甲向,龙砂转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莹前约500米处通过。

点评:该龙属于伏牛山支中大干龙尽结,护拥层层,帐距宏大,龙真穴的,合成垣局,为上等大贵格局之地。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